衝脈/沖脈

為十二經脈之海,起於胞中,下出會陰,並在此分為三支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衝」者「道路」也,有四通八達之意,為十二經之所注。《靈樞.逆順肥瘦》:「夫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 起源於小腹內,下出於會陰部,一支沿腹腔前壁,挾臍上行,與足少陰經相並,散佈於胸中任流行,再向上行,經咽喉,環繞口唇;一支沿腹腔後壁,上行於脊柱內;一支出會陰,分別沿股內側下行到足大趾間。 衝脈與任、督二脈同出於胞宮,與其他各經有著廣泛的聯繫,為總領諸經氣血的要衝。當經絡臟腑氣血有餘時,衝脈予之涵蓄和貯存;經絡臟腑氣血不足時,衝脈予之灌注和補充,以維持人體各組織器官正常生理活動的需要,故有“血海”之稱。
《衝脈穴歌》記述衝脈穴位:「衝脈夾臍起橫骨,大氣四注肓俞同,商石陰通幽門穴,至胸散布任流行」。《類經》曰:「衝脈挾臍上行至於胸中,故其氣不順則隔塞逆氣,血不和則胸腹裏急也。」意指衝脈患病,會造成逆氣腹脹急痛。
收合容器內容

胞中上下行至面部及雙腿內側 左右對稱各11穴

國際代碼: F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衝脈/沖脈

為十二經脈之海,起於胞中,下出會陰,並在此分為三支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衝」者「道路」也,有四通八達之意,為十二經之所注。《靈樞.逆順肥瘦》:「夫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 起源於小腹內,下出於會陰部,一支沿腹腔前壁,挾臍上行,與足少陰經相並,散佈於胸中任流行,再向上行,經咽喉,環繞口唇;一支沿腹腔後壁,上行於脊柱內;一支出會陰,分別沿股內側下行到足大趾間。 衝脈與任、督二脈同出於胞宮,與其他各經有著廣泛的聯繫,為總領諸經氣血的要衝。當經絡臟腑氣血有餘時,衝脈予之涵蓄和貯存;經絡臟腑氣血不足時,衝脈予之灌注和補充,以維持人體各組織器官正常生理活動的需要,故有“血海”之稱。
《衝脈穴歌》記述衝脈穴位:「衝脈夾臍起橫骨,大氣四注肓俞同,商石陰通幽門穴,至胸散布任流行」。《類經》曰:「衝脈挾臍上行至於胸中,故其氣不順則隔塞逆氣,血不和則胸腹裏急也。」意指衝脈患病,會造成逆氣腹脹急痛。
收合容器內容

面部至雙腿內側左右對稱各11穴

國際代碼: F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08 KI12 Dahe Great Manifestation大赫

大赫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08 KI13 Qixue Energy Cave 氣穴

氣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08 KI14 Siman Fourfold Fullness 四滿

四滿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13 CV07 Yinjiao Yin Intersection 陰交

陰交穴 (任脈、衝脈、足少陰之會)

08 KI15 Zhonszhu Central Flow 中注

中注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08 KI16 Huangshu Vital Locus 肓俞

肓俞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08 KI17 Shangqu Shang Music 商曲

商曲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08 KI18 Shiguan Stone Gate 石關

石關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14 GV09 Zhiyang Reaching Yang 至陽

陰都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08 KI20 Futonggu Reaching Valley 腹通谷

通谷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08 KI21 Youmen Pylorus Gate 幽門

幽門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經絡筆記

帶脈

為衝、任、督三脈之絡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起於季脅足厥陰之章門穴下1.8吋之足少陽循帶脈穴,繞身一周,如束帶然 ~《奇經八脈考.帶脈篇》。「沖、任、督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歧,皆絡帶脈。」~《儒門事親》,帶脈是衝脈、任脈、督脈之絡脈,亦能約束所有縱行此處之脈、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及固護胎兒之作用。 帶脈交會穴為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足少陽經)共3穴,左右合6穴。本脈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腰脊疼痛,婦女帶下,足痿等。
收合容器內容

繞腹一圈 左右對稱各3穴

國際代碼: B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帶脈

為衝、任、督三脈之絡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起於季脅足厥陰之章門穴下1.8吋之足少陽循帶脈穴,繞身一周,如束帶然 ~《奇經八脈考.帶脈篇》。「沖、任、督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歧,皆絡帶脈。」~《儒門事親》,帶脈是衝脈、任脈、督脈之絡脈,亦能約束所有縱行此處之脈、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及固護胎兒之作用。 帶脈交會穴為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足少陽經)共3穴,左右合6穴。本脈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腰脊疼痛,婦女帶下,足痿等。
收合容器內容

繞腹一圈 左右對稱各3穴

國際代碼: B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11 GB26 Daimai Belt Meridian 帶脈

帶脈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11 GB27 Wushu Fifth Pivot 五樞

五樞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11 GB28 Weidao Linking Path 維道

維道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經絡筆記

陰蹺脈

主陰氣,司下肢運動及眼睛的開合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控制眼睛的開合和肌肉的運動。陰蹺脈主陰氣,司下肢運動。陰蹻為病,肢體外側肌肉馳緩而內側肌肉拘急的足內翻、腿腹肌削,痿痹無力喉痛、嗜睡或失眠,眼瞼下垂或兩目開合失司,舌淡,苔白,脈虛。
收合容器內容

內腳踝到內眼角 左右對稱各3穴

國際代碼: Yin H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陰蹺脈

主陰氣,司下肢運動及眼睛的開合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控制眼睛的開合和肌肉的運動。陰蹺脈主陰氣,司下肢運動。陰蹻為病,肢體外側肌肉馳緩而內側肌肉拘急的足內翻、腿腹肌削,痿痹無力喉痛、嗜睡或失眠,眼瞼下垂或兩目開合失司,舌淡,苔白,脈虛。
收合容器內容

內腳踝到內眼角 左右對稱各3穴

國際代碼: Yin H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08 KI06 Zhaohai Shine to Sea 照海

照海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08 KI08 Jiaoxin Delivering Message 交信

交信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07 BL01 Jingming Bright Eyes 睛明

睛明穴 ( 交會穴,通膀胱經 )

經絡筆記

陽蹺脈

是足太陽之別脈,控制眼睛的開合和肌肉運動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起於足跟外側足太陽經的申脈穴,沿外踝後上行,經下肢外側後緣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後外側,經肩部、頸外側,上挾口角,到達眼內角。與足太陽經和陰蹺脈會合,再沿足太陽經上行與足少陽經會合于項後的風池穴。《難經》曰:「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意指內踝向上之陰蹺脈弛緩,而外踝向上之陽蹺脈拘急,常形成足外翻。《素問.繆刺論》曰:「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若陽蹺脈氣盛則目張而不寐。
收合容器內容

外腳踝到內眼角 左右各13穴

國際代碼: Yang H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陽蹺脈

是足太陽之別脈,控制眼睛的開合和肌肉運動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起於足跟外側足太陽經的申脈穴,沿外踝後上行,經下肢外側後緣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後外側,經肩部、頸外側,上挾口角,到達眼內角。與足太陽經和陰蹺脈會合,再沿足太陽經上行與足少陽經會合于項後的風池穴。《難經》曰:「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意指內踝向上之陰蹺脈弛緩,而外踝向上之陽蹺脈拘急,常形成足外翻。《素問.繆刺論》曰:「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若陽蹺脈氣盛則目張而不寐。
收合容器內容

外腳踝到內眼角 左右各13穴

國際代碼: Yang H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07 BL62 Shenmai Streching Vessel 申脈

申脈穴 ( 交會穴,通膀胱經 )

07 BL61 Pucan Bowing 僕參

僕參穴 ( 交會穴,通膀胱經 )

07 BL59 Fuyang Foot Yang 跗陽

跗陽穴 ( 交會穴,通膀胱經 )

11 GB29 Juliao Dwelling Bone Hole 居髎

居髎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06 SI10 Naoshu/ Upper Arm Shu Point臑俞

臑俞穴 ( 交會穴,通小腸經 )

02 LI15  Jian Yu_Shoulder and Clavicle 肩髃穴

肩髃穴 ( 交會穴,通大腸經 )

02 LI16 Ju Gu_Great Bone 巨骨穴

巨骨穴 ( 交會穴,通大腸經 )

10 TE15 TianLiao/ Celestial Bone Hole 天髎

天髎穴 ( 交會穴,通三焦經 )

03 ST04 Dicang Earth Granary 地倉

地倉穴 ( 交會穴,通胃經 )

03 ST03 Juliao Great Bone Hole 巨髎

巨髎穴 ( 交會穴,通胃經 )

03 ST01 Chengqi Tear Container 承泣

承泣穴 ( 交會穴,通胃經 )

07 BL01 Jingming Bright Eyes 睛明

睛明穴 ( 交會穴,通膀胱經 )

11 GB20 Fengchi/ Wind Pool 風池

風池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經絡筆記

陰維脈

維洛,聯繫全身之陰經脈絡以通于任脈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陰維脈和三陰經相聯繫,會於任脈。陰維脈與陽維脈共同調節溢蓄於維洛之氣血,平衡營衛二氣。其病變主要表現爲心痛,胃痛,胸腹痛等裡症。 《難經•二十八難》說:「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于諸陽會也,陰維起于諸陰交也」。溢蓄,指的是氣血盛則積蓄於維絡。諸陽會,乃於啞門、風府會督脈;諸陰交,乃於天突、廉泉會任脈。 維乃「維絡」之意,如同網絡遍佈全身,以陽維聯繫各陽經後匯通於督脈,以陰維聯繫各陰經後匯通於任脈。 徐靈胎在《難經經釋》注說:「按二維之脈,《經》無明文,其起止蓋不可考。不環周,言不復歸於十二經也。」陰陽二維既不像十四經表裡的營氣運行那樣有顯著之陰升陽降之關聯,又不若衝脈、陰蹺脈之同行與任脈、足少陰,亦不若帶脈、陽蹺脈之同行與足少陽、太陽,皆有顯著之升降關係可察。故《難經》曰:「其受邪氣,蓄則腫熱,砭射之也。」意指陰陽維脈受邪時所生之腫脹發熱的一些邪盛病症,可在其交會穴部用瀉絡法治療。如淺刺出血是瀉絡,皮膚針叩擊以及刮痧、擰痧的方法也是瀉絡。民俗療法的刮痧、擰痧,對煩熱等表證以項背部為主,嘔惡等裡證則以頸胸部為主。
收合容器內容

小腿內側到頸項 左右雙側合為14穴

國際代碼: Yin L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陰維脈

維洛,聯繫全身之陰經脈絡以通于任脈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陰維脈和三陰經相聯繫,會於任脈。陰維脈與陽維脈共同調節溢蓄於維洛之氣血,平衡營衛二氣。其病變主要表現爲心痛,胃痛,胸腹痛等裡症。 《難經•二十八難》說:「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于諸陽會也,陰維起于諸陰交也」。溢蓄,指的是氣血盛則積蓄於維絡。諸陽會,乃於啞門、風府會督脈;諸陰交,乃於天突、廉泉會任脈。 維乃「維絡」之意,如同網絡遍佈全身,以陽維聯繫各陽經後匯通於督脈,以陰維聯繫各陰經後匯通於任脈。 徐靈胎在《難經經釋》注說:「按二維之脈,《經》無明文,其起止蓋不可考。不環周,言不復歸於十二經也。」陰陽二維既不像十四經表裡的營氣運行那樣有顯著之陰升陽降之關聯,又不若衝脈、陰蹺脈之同行與任脈、足少陰,亦不若帶脈、陽蹺脈之同行與足少陽、太陽,皆有顯著之升降關係可察。故《難經》曰:「其受邪氣,蓄則腫熱,砭射之也。」意指陰陽維脈受邪時所生之腫脹發熱的一些邪盛病症,可在其交會穴部用瀉絡法治療。如淺刺出血是瀉絡,皮膚針叩擊以及刮痧、擰痧的方法也是瀉絡。民俗療法的刮痧、擰痧,對煩熱等表證以項背部為主,嘔惡等裡證則以頸胸部為主。
收合容器內容

小腿內側到頸項 左右雙側合為14穴

國際代碼: Yin L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08 KI09 Zhubin Guest House 築賓

築賓穴 ( 交會穴,通腎經 )

04 SP12 Chongmen Surging Gate 衝門

衝門穴 ( 交會穴,通脾經 )

04 SP13 Fushe Bowel Abode府舍

府舍穴 ( 交會穴,通脾經 )

04 SP15 Daheng Great Horizontal大横

大横穴 ( 交會穴,通脾經 )

04 SP16 Fuai Abdominal Lament腹哀

腹哀穴 ( 交會穴,通脾經 )

12 LR14 Qimen Cycle Gate 期門

期門穴 ( 交會穴,通肝經 )

13 CV22 Tiantu Celestial Prominence 天突

天突穴 ( 交會穴,通任脈 )

13 CV23 Lianquan Corner Fountain 廉泉

廉泉穴 ( 交會穴,通任脈 )

經絡筆記

陽維脈

維洛,聯繫全身之陽經脈絡以通于督脈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陽維脈和三陽經相聯繫,會於督脈。其病變主要表現為發冷、發熱、外感熱病等表證。陽維脈與陰維脈共同調節溢蓄於維洛之氣血,平衡營衛二氣。《傷寒論》對太陽病採用刺風池、風府,這是對陽證從陽維施治;對腹滿、譫語的陰證則刺期門,這可說是從陰維施治。“陽維為病苦寒熱”,指的是表證、陽證;“陰維為病苦心(腹)痛”,指的是裡證、陰證。針灸分別在頭肩部或脅腹部治療可說是近取法,選取下肢的郤穴陽交或築賓是其遠取法。後人于上肢部提出外關和內關,可說是對其遠取法的補充。 《難經•二十八難》說:「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于諸陽會也,陰維起于諸陰交也」。溢蓄,指的是氣血盛則積蓄於維絡。諸陽會,乃於啞門、風府會督脈;諸陰交,乃於天突、廉泉會任脈。 維乃「維絡」之意,如同網絡遍佈全身,以陽維聯繫各陽經後匯通於督脈,以陰維聯繫各陰經後匯通於任脈。 徐靈胎在《難經經釋》注說:「按二維之脈,《經》無明文,其起止蓋不可考。不環周,言不復歸於十二經也。」陰陽二維既不像十四經表裡的營氣運行那樣有顯著之陰升陽降之關聯,又不若衝脈、陰蹺脈之同行與任脈、足少陰,亦不若帶脈、陽蹺脈之同行與足少陽、太陽,皆有顯著之升降關係可察。故《難經》曰:「其受邪氣,蓄則腫熱,砭射之也。」意指陰陽維脈受邪時所生之腫脹發熱的一些邪盛病症,可在其交會穴部用瀉絡法治療。如淺刺出血是瀉絡,皮膚針叩擊以及刮痧、擰痧的方法也是瀉絡。民俗療法的刮痧、擰痧,對煩熱等表證以項背部為主,嘔惡等裡證則以頸胸部為主。
收合容器內容

足外側到項背 左右對稱各16穴

國際代碼: Yang L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陽維脈

維洛,聯繫全身之陽經脈絡以通于督脈 (點擊這裡展開閱讀)


陽維脈和三陽經相聯繫,會於督脈。其病變主要表現為發冷、發熱、外感熱病等表證。陽維脈與陰維脈共同調節溢蓄於維洛之氣血,平衡營衛二氣。《傷寒論》對太陽病採用刺風池、風府,這是對陽證從陽維施治;對腹滿、譫語的陰證則刺期門,這可說是從陰維施治。“陽維為病苦寒熱”,指的是表證、陽證;“陰維為病苦心(腹)痛”,指的是裡證、陰證。針灸分別在頭肩部或脅腹部治療可說是近取法,選取下肢的郤穴陽交或築賓是其遠取法。後人于上肢部提出外關和內關,可說是對其遠取法的補充。 《難經•二十八難》說:「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于諸陽會也,陰維起于諸陰交也」。溢蓄,指的是氣血盛則積蓄於維絡。諸陽會,乃於啞門、風府會督脈;諸陰交,乃於天突、廉泉會任脈。 維乃「維絡」之意,如同網絡遍佈全身,以陽維聯繫各陽經後匯通於督脈,以陰維聯繫各陰經後匯通於任脈。 徐靈胎在《難經經釋》注說:「按二維之脈,《經》無明文,其起止蓋不可考。不環周,言不復歸於十二經也。」陰陽二維既不像十四經表裡的營氣運行那樣有顯著之陰升陽降之關聯,又不若衝脈、陰蹺脈之同行與任脈、足少陰,亦不若帶脈、陽蹺脈之同行與足少陽、太陽,皆有顯著之升降關係可察。故《難經》曰:「其受邪氣,蓄則腫熱,砭射之也。」意指陰陽維脈受邪時所生之腫脹發熱的一些邪盛病症,可在其交會穴部用瀉絡法治療。如淺刺出血是瀉絡,皮膚針叩擊以及刮痧、擰痧的方法也是瀉絡。民俗療法的刮痧、擰痧,對煩熱等表證以項背部為主,嘔惡等裡證則以頸胸部為主。
收合容器內容

足外側到項背 左右對稱各16穴

國際代碼: Yang LV

穴名/別稱
(點擊下方圖片區進入各穴)

07 BL63 Jinmen Golden Gate 金門

金門穴 ( 交會穴,通膀胱經 )

11 GB35 Yangjiao Yang Intersection 陽交

陽交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06 SI10 Naoshu/ Upper Arm Shu Point臑俞

臑俞穴 ( 交會穴,通小腸經 )

10 TE15 TianLiao/ Celestial Bone Hole 天髎

天髎穴 ( 交會穴,通三焦經 )

11 GB21 Jianjing/ Shoulder Well 肩井

肩井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03 ST08 Touwei/ Head Corner 頭維

頭維穴 ( 交會穴,通胃經 )

11 GB13 Benshen/ Spirit Root 本神

本神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11 GB14 Yangbai/ Yang Bright 陽白

陽白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11 GB15 Toulinqi/ Head Governor of Tears 頭臨泣

頭臨泣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11 GB16 Muchuang/ Eye Windows 目窗

目窗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11 GB17 Zhengyins/ Upright Camp 正營

正營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11 GB18 Chegling/ Spirit Support 承靈

承靈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11 GB19 Naokong/ Brain Hollow 腦空

腦空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11 GB20 Fengchi/ Wind Pool 風池

風池穴 ( 交會穴,通膽經 )

14 GV16 Fengfu/ Wind Mansion 風府

風府穴 ( 交會穴,通督脈 )

14 GV15 Yamen/ Gate of Muteness 啞門

啞門穴 ( 交會穴,通督脈 )

經絡筆記